top of page

四川博物院 - 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展


走进川博,挑眼看到了张大千的展厅,我还是决定先从一楼看起。于是我一脚闯进了最近一年来看过最棒的展览。《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至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原由故宫策展,已在浙博、闽博巡走,现已来到了川博。可以说,这是我近年来看过,国内所举办的规模最大, 水平最精的艺术大展。这次展览改良了在之前展区的灯光和布景。 展列不抢不夺,也提供了相当有水平的氛围营造。而展品,佛像展我看得不多,但这次也算可打到8分以上相当精良的作品。策展人的内在逻辑线清晰,主题明确。川博延迟营业至晚上8点半,白天人就不算多,晚上更是享受了包场的待遇。

Very enjoyable.

而此文意在谈一谈观展感想和展品亮点, 梳理一下最近了解到的中、印佛像基本知识,希望有计划前往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次的佛像集大成展。

一. 佛像的起源 - 犍陀罗艺术 Gandhara

说到佛教起源确实很早,但是佛像的起源还是要晚一点。佛教起源的最开始是没有造像的,就连佛经都是后人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慢慢整理而集结起来。公元前3世纪,一代雄君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了波斯帝国后继续东征,抵达一个地方名叫犍陀罗。此地是古印度十六国之一,其疆域大致为现在的阿富汗坎布尔、坎大哈以东,加上印度的西北部。

犍陀罗的梵文是 Gandhālaya,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古代东亚、中亚、西亚跑马观花的各大帝国的兵家必争之地。掌握了穿过这片土地的道路,也就掌握了贸易的命脉。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同政权、民族、文化、信仰在此轮番上演,此地也堪称大熔炉一般吸收了东西方不同时期、文化的美学、艺术和技法。

犍陀罗式的希腊造像风格

于是亚历山大大帝来了,随着他东征的工匠们也开始在东方建立了诸多希腊式的建筑,雕刻出了希腊的神像。英年早逝的他无意留在这里的希腊文明,却在之后开花结果。亚历山大死后,一个叫月护的年轻人趁乱统一了古印度北部,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孔雀王朝 (324 B.C.E. to 188 B.C.E).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阿育王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君主,佛教在他的统治下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他广修寺庙,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了许多佛经。

其实,在原始佛教的创立之初,佛像是并不存在的。那一时期的修行艺术,主要是让追随者遵照佛陀及其弟子们的方式修行,追求自我完善与解脱。

在六百年后,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人们开始把世尊看做一个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与小乘佛教相比,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修行宗旨,不仅自度还需要度他人。佛的言语化作经书,随着地域迁徙变化,原旨难免被曲解,或者如“天书”一般难以被理解。在这样的需求下,佛教徒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将高贵而静穆的希腊雕塑与佛教相结合,开始为佛造像。

贵霜帝国侵入北印度,取孔雀王朝而代之。月氏王迦腻色伽崇信佛教,而且是大乘佛教,犍陀罗地区的佛像艺术便开始兴盛起来。但是说到底,犍陀罗佛像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这大概可以用长着一张希腊脸来形容吧。这些佛像,通常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而有顶髻。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时常带胡须等等。而犍陀罗地区更是被称作,佛像的故乡

 

二. 笈多气质 - 古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 Gupta

到了公元四世纪,笈多王朝建立,马图拉(旧称秣菟罗)和萨尔纳特(旧称鹿野苑)两大艺术中心逐渐形成。这时的佛教造像最明显的变化是佛陀的犍陀罗式波浪发髻或者贵霜式光滑肉髻变成了右旋的裸发。

贵霜式光滑肉髻

5世纪 佛陀头像 马图拉式

而到了笈多艺术成熟之时,衣纹不再具有写实的效果,袈裟紧贴身体上下。或用红色砂岩、以均匀的条棱线条表现衣物的褶皱,如马图拉造像;或以米黄色砂岩、如若无衣,如萨尔纳特造像。袈裟紧裹的胴体肌肉匀称,有着相当的人体美学标准。而这些艺术象征,之后更是通过陆路或者海陆直达中国。我们看到青州,四川的佛像,虽然长着一张中国脸,但造像之内的沉静气质和精神追求被从未涉足天竺的匠人们捕捉得十分准确,实在令人叹服。

佛像表情恬静淡然,双目低垂、是处在沉思又或禅定;那由内而外、自然生发的精神力量,极具感染力。这就是笈多艺术的精髓。

5世纪 佛立像 马图拉式

5世纪 佛立像 萨尔纳特式 (旧称鹿野苑)

5世纪 佛立像 萨尔纳特式 (旧称鹿野苑)

5世纪 佛立像 萨尔纳特式 (旧称鹿野苑)

6世纪 菩萨像 萨尔纳特式 (旧称鹿野苑)

菩萨像

6世纪 陶制少女头像 新德里印度国立博物馆藏

 

三. 笈多遗存 - 中国造像

新疆地区

犍陀罗文化全胜时,彼时的中国已经进入汉朝,佛像着随者佛教文化一同,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佛像传播的第一站,不出意外少不了我们今天的新疆地区。在伊斯兰没入之前,这里曾是一片佛国,而如今历经一千多年早已不存,见证开元盛世的狮子舞、苏幕遮等龟兹乐舞自然更难觅其踪。“龟兹”二字,最早见于班固《汉书》,汉语拼音读为qiūcí,梵语作Kucina。今天,龟兹人的子孙仍用维吾尔语称这片土地叫库车,意为十字路口。

新疆地区艺术的重要性,相当一部分原因要归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间,长期以来是连接古罗马、伊朗与中国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与印度之间交往的通道。新疆古代佛教艺术很少有确切的时间证据,编年难度极大,佛教雕塑盛行的时间大致是从5至9世纪,新疆在周围地域如犍陀罗、中印度、伊朗和汉地、周边诸小国等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样式。这件泥塑佛头,造型简约,面部饱满,五官小巧精致,细而长的眉毛和眼睛使用青黑色墨线勾勒,嘴唇涂朱,神情恬然。尤其是略显集中的五官,配以磨光的头发与肉髻,具有西域造像特征。

唐 佛头 喀什地区博物馆藏

6-7世纪 佛头陶范 和田地区博物馆藏

青州造像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大批精美佛像,如艺术之奇葩,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造像的时代以东魏至北齐为主。原来,青州是当时北齐的造像重镇。名僧法显曾西天取经归来,于青州登陆,带来了最新最原汁原味的笈多艺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青州的造像可以呈现明显的笈多风格。

北齐 佛立像 青州市博物馆藏

北齐 佛立像 青州市博物馆藏

北齐 佛立像 青州市博物馆藏

北齐 佛立像 青州市博物馆藏

邺城造像

邺城曾是北齐首都。近年来,邺城遗址范围内出土了以北吴庄窖藏为代表的大批佛像。反映此地最高艺术水平的造像也渐渐地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北齐-隋 佛头像 邺城博物馆藏

四川造像

我们常说南北朝,诗人杜牧更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名句。不幸的是,北朝遗存很多,而存世的南朝造像却数量极少,且只在四川才大量出土。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佛教艺术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以不同渠道的方式同时传入四川。这块南齐时期的无量寿佛石刻造像碑,不仅是四川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着汉式袈裟的佛像造像碑之一,还是我国佛教造像中无量寿佛着“褒衣博带式”服饰的最早实例之一。

南齐(公元438年) 无量寿佛石造像 四川博物院藏

南梁 阿育王像 万佛寺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南梁 石如来立像 万佛寺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陡峭的崖壁上,自后秦、西秦,又经北魏、西魏、隋、唐,至宋、元、明、清各时代均有营建。这尊坐像原为麦积山西崖第117窟的主尊,造像身上仍保留有当时的彩绘,得以一睹当时洞窟内的华彩。

​ 西魏 佛坐像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云冈石窟

北齐 菩萨立像 山西博物院

河南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迁都城至洛阳,在洛京宫室营建的同时,佛教寺窟的营造也从平城(今山西大同)移到洛阳。自孝文帝之后,在洛阳即位等诸帝王及王室贵族皆好佛法,致使佛教的发展在此时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件造像雍容华贵、气宇轩昂的神情光彩照人。佛面像脸型圆润、丰满,五官端庄匀称。鼻梁高挺,嘴唇微微闭合,唇线流畅清晰而柔和,嘴角微微上翘,既有超尘绝世的神秘感,又有人世间温雅娴静的亲近感。

北魏 佛面 取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最后一尊是我最喜欢的菩萨像,菩萨好像是在说,“我肥我有理,so? ”

唐 菩萨坐像 龙门石窟研究院

 

写在后面,本文仅以十分之一展品的篇幅举例解释了笈多时期前后和中印造像的特点。不管是“曹衣出水”也好,波浪形的袈裟也好,还是肌肉线条也好,这些都不是重点。而我认为这种沉静内敛,由内而外的的精神世界可能才是诠释笈多艺术的最好方式。

声明: 由于石桥君没有相机,本文绝大部分照片都是手机拍的。照得不清晰之处,还望见谅。部分观点取材于壁下观,这是一档品味高雅,讨论艺术史话题的播客节目,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bottom of page